喜来的太过突然,让苏定方感觉好像做梦一般,真应了那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最后的时刻,走投无路的突厥人把他们的汗王给卖了,这是非常经典的桥段,落魄的王者最后一点价值就是被亲信之人出卖给敌人。
这种故事在中原屡见不鲜,不断的拷问着人性。
突厥人也不能免,主要还是他们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们准备过冬的牛羊被唐军冲散了,也再没有那么多新罗战俘供他们食用。
前面是莽莽山林,后面则是唐国的追兵,已经苦熬过一个冬天的突厥人绝望之下,再不听阿史那多闻的胡言乱语,他们感觉天神已经抛弃了这个老家伙。
于是一场内乱在昨晚暴发,突厥人摸黑混战了一场,一些人逃走了,最精锐的附离子捉住了他们的汗王,顺便也抓住了最后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东林山南麓,唐军暴发出一阵欢呼,他们终于捉住了这个跑的像兔子一样的突厥显贵,战事结束了,胜利属于大唐。
苏定方看着披头散发,形容枯槁,浑身上下又是泥又是土,却还在奋力挣扎,叽里咕噜的大骂不休,目中凶光外露,几欲择人而噬的阿史那多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不愧是大唐和突厥追缉多年而不得的突厥叛贼,落到这等地步,却还活蹦乱跳,换个人怕是早就自己抹了脖子了,不错不错。
苏定方随即命人将阿史那多闻弄上战马,把人牢牢绑在战马之上,又把阿史那多闻的嘴巴堵上,以免他胡乱说话,伤到了自己。
这可是大家的军功,不能稍有差池。
五百唐军,追击上千里,死伤六人,终于捉住了阿史那多闻,苏定方觉着东北这地方俨然就是他苏定方的福地。
追随老师李靖灭倭国,又参加了攻灭高句丽之战,军功一等,连晋官爵,不几年就从一个河北降将升任了卫府将军。
去年一战,他率军渡海登陆辽东,审时度势,左右腾挪,夺下辽东城,火烧乌骨城,被朝中许为军功第一。
今年率军续攻阿史那多闻,率军突袭数千里,追到了这种人迹罕至之处,终是擒住了阿史那多闻,想来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了。
回军之时,苏定方浮想联翩,志得意满间却又生出了几分忧虑,觉着自己是不是太出风头了?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年他在窦建德麾下的时候,窦建德身边几乎都是从山东带出来的旧部,河北人出身的官员将领没几个人能得重用的。
自从他降唐以来,倒是顺风顺水,没受什么排挤打压,唐军中的官职体系以及风气都比窦建德那种草台班子正规的多,降臣降将很多都能受到重用。
不过军中将领还是以晋人和关西人为主,苏定方早想为河北人争口气,只是这两年……他自己都感觉太过出挑。
他还不到而立之年,二十多岁的大将军,军中最年轻的上将军,那以后……
他是读过书的人,功高不赏的字样在他心里一闪而过,而他又是个河北人,在朝中军中都根基浅薄,也就是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个好老师。
于是在他心情昂扬之时,不由平添了几分阴霾。
…………
数日之后,汇合了落在后面的两千多唐军,苏定方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就像后来人进了无人区,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等到大军聚齐,就不怕什么了,他带出来了三千骑,几次接战,死伤数百人,还剩两千五百多人。
追突厥人追到这里,苏定方不太相信还有谁胆上生毛,敢于攻击他这两千多骑兵。
大军走的不算慢,却还是用了十几天才重新来到室韦草原中部,追击敌人的时候凭着的一股气,回来的时候这股气就泄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