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则,邻里互相帮衬,基本上就能解决日常的营建问题。
大户人家不缺资财,就会来东市这里寻一些技艺比较精湛的来做活,所以说东市这里的散工也都不是一般的匠人,不然不敢来东市接活。
最重要的还是东市这里的店铺,很多都是专职营造事宜,修建房屋,园林等等,集设计,建造,装修等于一身,背后多数都是工部退下来的官员匠人在经营,和工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家是做大工程的,开张吃三年那种,小门小户都不好意思进门,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的时候,这个行业非常吃香。
不过也就长安,洛阳,晋阳,江都,江陵等大城,有这样的地方以及旺盛的需求,其他地方还是以官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私人几乎没有插手的余地。
李破也就看个新鲜,这和后来的建材市场差不多,古人很多方面其实只是受限于技术生产力,心思上并不比后来人差。
从一家店铺出来就跟温彦博道:“前几年来东市,好像没见到有这种地方啊。”
温彦博也好几年没来东市了,“您问错人了,老夫……也许久未曾来过东市,不如把云尚……兄召来,他肯定清楚的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这里人多,称呼上就很为难,让温彦博结巴了起来。
李破笑了笑,“当官当成了和尚,远离红尘怎的?我不好出来走走,你们这些人也不动弹地方?连眼皮子底下的事情都不晓得,还满嘴的民生疾苦,羞也不羞?”
温彦博暗自叹了口气,今天是霉运当头,竟然陪皇帝单独出来漫游长安,这顿排头吃的,真真是一点也不冤。
不过确实让李破很不满意,尚书省也就罢了,管着六部,忙的很,张亮是怎么回事?不说长安的大事小情吧,民间动向总该报给他听一听不是?
在南城和东市转了一圈,竟然见了不少新鲜事物,他娘的这皇帝当的,快当都成土包子了,真是让人无语的很。
以后得想点法子,不能总跟朝中的这些高官说话,下面的人糊弄他们,他们再跑到皇帝面前糊弄皇帝,他娘的朝堂之上不都成了一堆傻子?
正想着怎么给渐渐有了僵化苗头的官员体制注入点活力,迎面来了一辆马车,一群人护着,看着就挺气派,严闾人大摇大摆的挡在前面,李破毫不犹豫的给了他一巴掌,带着人避在道旁。
温彦博小声道:“成国夫人府的车驾。”
李破斜了他一眼,这会成了明白人,成国夫人府我常去,能不认得?
瞅的温彦博讪讪一笑,心中大叫,老夫是尚书令,朝中重臣,您真当是谁家大郎带着管事出游呢?
八月的长安,天气还不算太冷,车窗的帘子掀着,侯莫陈氏正在马车中左顾右盼。
她出府的机会也不多,今日到东市来是想雇佣几个花匠,她也趁机出来走走看看,其实不用这么麻烦,完全可以去工部寻人说话。
只是现在工部那边太忙,夫人便不愿因小事给人添麻烦,命人来东市雇人,趁着秋末,把府中的花花草草整理一下。
听说皇帝喜欢菊(和谐)花,夫人准备多种一些,明年邀请皇帝过府赏菊,趁便说说南阳公主的婚事,她想让皇帝给女儿赐婚,以免女儿真个青灯古佛,孤零零的过了下半生。
这事是宇文士及造的孽,宇文士及被赶出京师,萧禹没少出了力。
车厢里,侯莫陈氏一边跟正巧入府,便一起拉来逛街的吕乡君说话,一边漫不经心的浏览着街景。
正说着东市越来越热闹,但还是不如西市那边有胡商瞧着新鲜,也有很多特异的物件买卖。
其实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西市和东市相比,就像官家娘子和府中仆妇的区别,西市多是精致去处,东市则透着种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