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女儿奴
京东东路,齐州明水县。
县令周甫最近有点焦虑。自他上任以来,朝廷里的各项新政接二连三,他也算是个勤勉的县令了,但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而且今年开春之后老天就不太长眼,该落雨水的时候滴水未落,春旱已成事实,今年的收成看着就要出问题。而当十钱的持续推广,又算是给所有人都是再来一记重击,大家都觉得这天要塌了。所以导致往年这个时候会出来施粥赈灾的人,今年却都见不着了。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事,他周县令还可以关起大门,缩在县衙里装聋作哑。可是一个月前隔壁淄州的邹平县出了民乱,领头的叫吴大隆,他们在邹平县城里抢了一遍之后,就都上了鹤伴山。
问题就在于,这个鹤伴山正处于邹平县与明水县之间,山头北是邹平,山头向南就是明水,土匪又不管行政辖权,自然是哪里更方便抢钱抢东西就会想着往哪去,所以周县令赶紧叫来县尉来商量如何防守之事。
县尉苦着脸说:“咱县衙才多少人,连烧火的、打更的全算上才几十人,这防匪一事,还得去请官兵帮忙才行!”
“官兵可不能乱请。一是这伙匪人现在都在邹平县,理应是邹平县去请兵,开拔驻防的钱都得算在他们头上。二是官兵军纪差,你把他们请进来,折腾出来的乱子万一比这帮土匪过来的还要厉害怎么办?所以,我们还是尽可能地考虑一下自己的防务。”周县令老谋深算地说。
“那么就得多联络一下咱明水县里的各家缙绅大族,这预防匪乱,也是能够保护他们的家财不受侵害,他们都算是有钱有人,让他们出点力总不过分吧?”
“有点道理,可要找谁?”
“有,有,县城里的王家、杨家,还有县城周边镇上的邓家,对,还有绣江镇的李家,前段时间花了不少银子,又是买了很多地、又是修起园墙建起庄园,据说还加了不少的家丁护院。其实他们家族里的这些家丁都是拿钱卖命,打起仗来的厉害劲,真的不会输给咱们的官兵。”
“是么? 那你要是觉得行的话,你便去拜访好了。”周县令总觉得这事不靠谱,于是挥手便打发县尉自己去处理了。
这明水县虽在北方,但是境内多水,尤其最近的绣江镇依着一条穿越县城的绣江河临水而居,颇有江南水庄景色,而被称为齐州的小江南。
这李格非的祖宅原本也就四五进的院子,十几间屋,外加着围绕着家里的几十亩田地。
自上次长门徐退前来拜会过李清照,又带着她去北方时,却让京城里的徐有、徐度两人带了一大笔钱过来,直接假托京城王家舅舅的名义,在附近开始可劲地花钱:先是将其祖宅前后左右的七八户人家的宅子以及相关的田地或是买下,或是其他地方买了更好的肥田来进行交换。反正就是主打一个钱多开路,最终便就在绣江镇的南边圈起了一片极大的地方,建成了相对独立的李家庄园。
今年的春旱灾情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土地并购,没有储粮的农户唯有变卖田地,主动找上李家的人不少。看在同乡的份下,李格非出了在明水县最高的买地价格,而那些变卖了田地的农民在没了生活来源后,竟又有一大半的人又选择留在他们家里当起了佃户。
于是,李清照从辽北转了一圈回来后竟被吓了一跳,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她自己家扩大了四五倍不止,相关相邻的依附佃农,也都陆陆续续地并入了新形成的陆家庄。而倭卫则极有主意地要求尽可能地优先修建庄园的外部围墙,即使是原来已经有的地方,也必须进行加高加固。
被她问过后便回答:“小的打听到,近来周边匪乱增多,为了主母及家人的安全,这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不仅如此,倭卫还带着手下将庄园内的佃户男丁组织起来进行训练。由于当初购买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