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二十章 佛来,以避无边的杀戮(1 / 2)

奈良,唐招提寺。

智觉、良用带一众僧人冒着严寒,一步步终走到了这里。

唐招提寺的新任住持绝海中津带僧人迎接,当看到良用老僧时,顿时惊呼:“良用大师,你竟来到了这里!”

良用定睛一看,慈和笑了:“原是绝海,好多年不见了,佛法可精深了?”

绝海中津只听足利义满说有大明僧人前来,让自己临时接替了唐招提寺住持一职,负责接待安置,但不准其外出,不准其说的话传出唐招提寺。

虽是不知足利义满为何如此安排,但绝海中津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只是不成想,来人竟是故交。

良用也很诧异,没想到时隔十一年,还能见到绝海中津。

说来话长。

早在洪武元年,日本就不断有僧人前往大明,其中就有绝海中津、汝霖良佐等人,其中绝海更是在大明住了十年之久,拜访过诸多寺庙。

此人还曾为皇帝朱元璋召见,写下了“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只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的诗句,可以说此人明诗奥义,书法超绝。

良用是灵隐寺的高僧,曾与绝海中津对论过佛法。

绝海中津很是高兴,将众人引入唐招提寺。

这里,多植松林,庭院幽静,殿宇重重。

绝海中津给智觉、良用等人介绍着将唐招提寺内的建筑,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的金堂,镰仓时代的鼓楼、礼堂等。

御影堂前,东面便是鉴真墓。

御影堂内,则供奉着鉴真坐像,面向西方,双手拱合,结跏跌坐,团目含笑,两唇紧敛,是鉴真和尚圆寂时的样子。

寒暄,安顿,用餐,对论佛法。

第二日,智觉、良用就从下面的僧人口中得知了异样。

毕竟,出不了门了。

智觉、良用也不着急,两日之后,亲自找到绝海中津,提议游览一番奈良风景,拜访下其他寺庙。

绝海中津看着两人,颇是为难地回道:“实话说了吧,室町幕府下了命令,你们——只能留在这唐招提寺内,哪里都去不了。两位大师莫要怪老僧,大明皇帝也在管着佛门,这日本室町幕府也一样。”

“我等只能遵照其命令行事,不过你们放心,衣食住行,会悉数安排妥当,但有所需,尽管开口。”

智觉、良用也没有强人所难。

良用言道:“我们不出寺庙便是,总不能牵累了你。”

绝海中津满是愧疚之色。

良用指了指一旁的禅房:“可否对论一二?”

“当然。”

绝海中津答应。

三人端坐于禅房之中,良用掐动着佛珠,轻声问道:“绝海大师,想来你也听说过太宰府京观之事吧?”

绝海中津惊讶地看向良用。

原以为对论的是佛法,不成想他竟提起了此事。

绝海中津肃然点头,言道:“说起来,在我返回日本之前,也听闻过顾正臣之名,可没想过,他竟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室町幕府,不,整个日本,都将其称之为史上最恶魔王。”

良用知道,绝海中津人在大明时,并不居金陵,而是居杭州,洪武九年之前,顾正臣并没怎么去过杭州,也远还没扬名天下。

见绝海中津脸上带着几分忧愁,良用开口道:“顾正臣在太宰府杀六万余,甚至还以人头筑了京观,从佛法来论,确实不当。只是绝海大师,若是这种事发生在京都,那死的可就不是六万人了。”

绝海中津面色一变,问道:“这是何意,日本并没有进犯大明,难不成大明还要东征日本不成?”

智觉吐了口浊气:“阿弥陀佛。绝海大师,日本是没有举兵进犯大明,可南北朝相互争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