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轻啜一口,闭目细品,良久方睁眼:“入口微苦,瞬即化甘,喉底生津,暖意自丹田而升。此茶,非但茶好,更在人,火候、心境、节奏,皆在茶中。”
“陈老板慧眼。”李少华笑道:“功夫茶,功夫在茶外。一泡洗尘,二泡闻香,三泡尝味,四泡得韵。七泡之后,茶味渐淡,可情意未散,正如人与人之间的交道,不在一时浓烈,而在长久回甘。”
他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冲泡。
第三泡茶汤更醇,色泽转为深琥珀。
茶香愈发沉郁,竟压过了龙涎香,独占满室清韵。
炭火轻跳,水声微沸。
他手法如行书,流畅而有节奏。
每一个动作极具仪式感、艺术性。
凌云阁的雕花木门被轻轻推开,6名妙龄侍女鱼贯而入,宛若一幅流动的工笔画。
为首的女子云鬓斜绾一支碧玉簪,眉眼如江南烟雨般清丽。
紧随其后的侍女身姿高挑,丹凤眼眼尾微挑。
唇角天然上扬,手捧鎏金酒壶的步伐如踏莲轻移。
“诸位大人、老板,酒菜已备好,请入席。”李少华笑着起身,引众人往紫檀木八仙桌走去。
当鎏金盖碗被侍女们纤纤玉手揭开时,满室顿生异彩。
雪蛤炖雪莲,汤色清亮如琥珀。
雪蛤晶莹剔透,如凝脂白玉。
雪莲花瓣浮于汤面,宛如初绽。
汤底沉着几粒枸杞与参片,隐隐泛着金光。
冰湖银鲤脍,整条鱼剔骨去刺,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生,层层叠叠摆成莲花之形。
鱼肉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上缀红椒丝、青芥末、紫苏叶,再淋一勺秘制冰露酱。
盘底以碎冰垫底,宛如一泓寒潭映月。
琥珀鸭舌,油亮红润,蜷曲如钩。
凉拌海蜇头,脆嫩爽口,配以青瓜丝与玫瑰露。
桂花糖藕,断面金黄,糖汁欲滴。
还有五香牛肉、酱香凤爪、蜜汁叉烧、松子拌豆腐……道道精致,色香俱绝。
酒,是飞天茅台。
李少华亲自起身,接过酒壶,为每人斟满。
酒入杯,清亮透明,挂杯如泪。
李少华举杯道:“敬请诸位,共饮此杯,暖雪夜,敬良缘。”
太子执杯并未立即饮下,而是置于鼻下三寸之处,轻轻摇荡。
浓郁酱香似有生命般升腾,其中蕴藏的焦糖香、花果香与陈窖香层次分明地展开。
他微闭双目,仿佛在聆听一阕无声的乐章。
片刻后,他轻啜一口,酒液在舌尖稍作停留,随即如丝绸般滑过喉间。
侍女又呈上两道菜肴,分别用红薯和土豆为原材料制成。
金丝酿薯,一整颗硕大的红薯被巧手雕琢成盛开的菊瓣之形。
外层金黄焦糖如蜜汁淋漓,泛着琥珀光泽。
内里则层层叠叠填入了栗蓉、莲子碎与桂花蜜酿。
蒸制得软糯绵密,热气氤氲而上,甜香扑鼻。
红薯表面,被巧匠以极细的刀工,拉出无数根细如发丝的薯丝。
根根分明,盘绕如金丝织网。
云裳土豆羹,一只青瓷莲花碗中,盛着乳白色浓羹。
表面浮着薄如蝉翼的土豆片,形如花瓣,边缘微卷,竟似真莲。
羹体细腻如脂,入口即化。
奶香与土豆的清甜交融,还带着一丝松露的幽香。
整碗羹上,以极细的土豆丝编织成一张“云网”。
宛如仙人以雾织纱,轻盈欲飞。
客人中,除了司马北和汤师爷,其他人都从未见过和吃过红薯、土豆,感觉特别惊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阁内推杯换盏的喧闹渐渐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