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在京都五环外一栋拥挤的筒子楼里。
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出租房,门窗被胶带和湿毛巾死死封住。
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也隔绝了生机。
房间里没有开灯,只有一小盆烧得正旺的炭火。
暗红色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年轻却写满枯槁的脸。
他叫杨铭,曾经也是一名怀揣梦想来到这座城市的青年。
此刻,他眼神空洞地望着那跳跃的火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只有一种近乎解脱的麻木。
一如王岳恒从桥边解救下的跳桥男子石猛。
脚边散落着几个空啤酒罐,还有一个捏扁了的安眠药板。
这是失业的第三个月了。
原本看似前途光明的互联网公司项目经理杨铭。
在一次剧烈的行业震荡中被无情优化。
积蓄在飞速消耗,房租、网贷的催款短信像索命符一样每天准时轰炸。
昨天,最后一笔面试也失败了。
那个比他年轻的面试官轻蔑的眼神,像针一样扎在他早已千疮百孔的自尊上。
“没希望了…真的没希望了…”
杨铭喃喃自语,他感觉自己像一条被冲上岸的鱼。
拼命挣扎,却离水源越来越远。
孤独、债务、失败者的标签……像无数只无形的手,将他拖向深渊。
他觉得累了,太累了。
或许,这样安静地离开,是最好的解脱。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狭小、杂乱,却承载了他三年北漂记忆的空间。
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意识被一氧化碳带走。
就在意识即将被浓重的睡意吞噬的边缘。
被他随手丢在床头、屏幕已经碎裂的手机,突然自动播放起一段视频。
是他之前关注的某个小主播临时开启的直播推送。
起初,他只是听到一阵嘈杂,然后是吉他声。
“这么快就出现幻觉了吗?好吵……”
杨铭本能地想去关掉手机,安静的离开这个世界。
但那吉他声低沉,循环,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
像沉重的脚步声,一步步,竟然穿透了他麻木的神经。
渐渐地,歌声在他耳边变得清晰起来——
“我们在这欢笑我们在这哭泣”
“我们在这活着也在这儿死去”
“我们在这祈祷我们在这迷惘”
“我们在这寻找也在这儿失去……”
杨铭紧闭的眼皮颤动了一下。
这声音,这感觉……太熟悉了。
这不就是他刚来京都时,走在陌生又繁华的街道上,那种无处安放的惶惑吗?
这难道是上天在自己临走之前,故意用这种方式唤起自己曾经的记忆?
伴随着隐隐传来的歌声。
一个个昔日场景犹如走马灯从他脑海里划过。
他在这里欢笑过——
拿到第一份offer时的狂喜,和同事聚餐时的畅快,和那个早已离开的女孩在路灯下拥吻的甜蜜……
他在这里哭泣过——
被客户无理指责后的委屈,深夜加班回家的孤独,得知家人生病却无法陪伴的内疚……
他在这里活着——
挤着能把人挤成照片的地铁,吃着便利店冰冷的饭团,为了一个项目熬夜到天明……
如今,他也将在这里死去……
从孤勇者到海底,唱懵全网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