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喜.1(1 / 2)

书中缘 到点儿吃饭 2041 字 7天前

这边上官惠见派去的丫鬟单独回返,便问缘由,丫鬟讲述适才见闻,还没讲完,已有另一丫鬟来至门外,响声叫了“夫人”。

“怎么了?”

门外丫鬟道:“夫人,云泽少爷来了,这会儿正在花厅用茶。”

上官惠闻言眼底一动,遂对房外吩咐道:“把少爷请至堂屋,说我随后就来。”

门外应声而去。

上官惠又再转而吩咐大丫鬟先把桌上的书册拜匣等物小心收入里屋,等归置妥当,又再理下妆容,后才缓步出屋,转至会客堂屋,果然就见已有一人长身立于堂中。

随着上官惠响声走入而堂中人闻声转身,就见来人正是上官惠的弟弟、上官杰的长子上官云泽。

上官惠自己就有两位兄长一位姐姐,当然不止云泽这一个侄子,但平心而论,这些小辈里,论说长相,当数眼前这个最佳。

云泽今日所着深蓝衣袍,织有联珠对兽纹,领口及袖口处皆露出一寸宽的月白内袍缘边,黑色腰带用的鎏金带銙,腰带上镶嵌椭圆青金石,一个鎏金鱼形佩悬钩在腰带上,紧紧包裹小腿的乌皮筒靴也将其身姿衬得更为利落挺拔。

一眼过去,上官惠也已灵敏察觉,自己这个侄子今天的幞头却有所不同。

今日这硬脚幞头,随着云泽转身再低头行礼之间,可以瞧见丝质底里光泽细腻,不难辨出其质即便不及贡锦,却也相差不远,如湖靛蓝并不呆板,倒是与其身上的深蓝袍服形成呼应。

更主要的,今天这幞头还用了玉簪,那根横贯幞头前部、穿过巾子绾住内里束发的镂纹簪,样式倒还寻常,只不过现如今日常幞头不过拿帛巾绑缚,却得正式隆重的场合才会以簪为导。

上官惠站定受礼,待对方礼毕直起腰身,才笑着走至上首落座,再抬手示意云泽也坐。

主家落座,丫鬟奉茶。

期间上官惠又扫了一眼云泽的幞头簪,笑道:“新郎官这是来邀姑母了?”

自打前些日子圣上赏赐两家新婚礼,京城里都已传遍,上官家的少爷不日就要迎娶相爷的女儿,成那乘龙快婿。而上官惠也不是头一回参与侄子娶亲,古礼规矩早都知晓,故方才一见云泽这般正式装束,便就猜到,必是来说新婚事宜。

云泽答:“此番侄儿娶亲,依礼当行祭祖告庙,今日小侄登门,正是为着恭请姑母明日回府。”

上官惠点点头,一边去捧茶盏,一边问:“林家嫁妆已经送过来了?”

云泽答:“回姑母话,昨日家里已依礼发了催妆。只一切顺利,今日午后林府便会送来妆奁。待迎妆并清点妥当后,林府会在傍晚派女眷前来行铺房之礼。”

上官惠双手捧盏,听着话抿了口茶,那边话音落,她也放下茶盏,看向云泽道:“我儿大喜,姑母心里万分欢喜,明日定当早些过去。只是……”说到这,脸上的笑意却是淡去,并还伴随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如此又再一顿,才再接道:

“你大姑父这半年来身上一直不大好,前天我才刚去探望回来,瞧着不见起色,你大姑姑日夜照料,也是心力交瘁,我心里不舍,未敢多言,此番你有此大喜,她若缺席,或又有憾了。”

上官云泽的大姑姑上官敏,年轻时嫁的远地商贾,随夫在外生活,至前几年才举家迁居回京,是以相较一向同城居住的小姑姑上官惠,云泽在与大姑姑相处时,难免少了些自然的亲近。

大姑父的身体自去年年底已现病兆,不想到了今年越发厉害,最严重时甚至下不了地,至今大姑姑已寸步不离侍疾半年。

十几天前云泽也才去往探望,此时听得上官惠这么说,不觉想起当时大姑姑床前搀扶大姑父坐起说话时的场景,内心一时波动,不觉跟着轻叹一声,再开口时,语气也带了几分忧虑:

“都说